往事追忆
我跟锦哥学跳查查 之1
临 时 身 份 证
培英浪子
2009年初于悉尼
... 此时我想起那些同我一起在泥巴中打过滚的青年男女,他们现在怎样了?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上帝的儿女,究竟是谁在割裂族群,... 剥夺了她/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还有我那些同辈们求学的权利?......
又到了1974年秋天金风送爽的季节,我向绍荣钢铁厂的领班工头告了一天假,依香港政府的通知到中上环李宝椿大夏的移民入境事务处领取临时身份证。那天风和日丽,处处充满了阳光的明媚,抬头由大角嘴码头往中环的方向看过去,维多利亚港分外娇娆,清晰的炉峰山脉拥抱着山下高低的建筑群,依山一抹的原始树林筑成的绿色天然屏障衬托着一股正在升腾的紫气;低头看到了顽皮的海浪不停地拍打着花岗岩石砌成的长堤,吐出一串又一串数不清白泡,来往于维港两岸的天星、油麻地载人、载车渡轮往返有次,传统而时髦帆船大眼鸡、摩登的游艇拖着长长的浪坑,一群群拍着翅膀叽叽喳喳喧叫着的海鸥正紧张地盯着被卷起的浪团… 。
就在我看得入迷时,忽然耳边响起了一把熟悉的声音,扭头一看:吓!原来正是锦哥!锦哥和我互相握手问安。锦哥轻轻说道:你到唑啦!几个字便代替了万语千言,我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竟然可以在这里碰到锦哥。这时的他穿着乌黑油亮的真皮夹克和流行的深蓝色牛仔裤,登着一双葛黄色的猄皮鞋,一条雪白的真丝丝巾绕在脖子上更显得那古铜色的脸庞气宇牵昂,古龙水的檀香气代替了香肥皂的气味,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正闪动着活泼的光芒。锦哥热情地邀请我到附近的金宝石酒楼吃早饭,但是已经安排好在上午11.30领取证件的时间已经是不能再随意更改了。
谢过锦哥的好意后听他告诉我,原来到了香港后,他在荃湾一家塑料加工厂谋得一份工作,工厂正在以开三班的速度赶订单,当日的他在下午三点才上班,锦哥指着不远的一排旧唐楼说他在那里租了一间尾房一个人住。接着锦哥骄傲地对我说他现在已经是工人了,不再是农民云云,他掏出他的临时身份证让我看,一边在说:我依家同你一样,都系香港人啦,一时间我和他都笑起来。锦哥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纯真的人,一副大孩子那样的心肠 …。交换电话后我匆匆登上了开往中上环的油麻地渡海轮,渡海轮上的播音系统正在轻轻地播放着那首古老的意大利民歌“重归苏莲托”:
…“看,那海浪轻轻荡漾,心中激起无限欢畅,美丽的景色令人向往,谁也难以把它遗忘。看,这果园一片金黄,蜜橘长满在山坡上,玫瑰传来一阵的芳香,心中充满阳光。 可是你对我说再见,从此远离我的身旁,离开你可爱的故乡,永远留在远方。请别抛弃我,不要再使我悲伤。重归苏莲托,回到我身旁。”…
甜蜜又凄伤的旋律和歌词敲打着我的心,歌曲既能表达又不能完全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明天会怎样,我不知道,… 我想起了我那些被留在南沙的几何、代数、英文、物理、化学课本,还有离开培英后被荒废的日子,算一算整整8年。(1966—1974)真是欲哭无泪,…
李宝椿大夏的移民入境事务处外正排着长长的人龙,人龙绕着铁马卷成蛇阵,我在蛇龙混杂的人群中寻找熟悉的脸孔,一张也没有。
正当我在失望的时候,忽然我看到坐在马路栏杆的扶手上有一张熟悉的脸孔,我走近那人身边:轻轻地喊了一声明远,当他定睛一看随声叫道:是你啊!什么时候到的? 和谁一起到的?我就将我同他们原来同一个大队的定可、嘉模、富财还有中围的大祥以及外公社的猛忠一起抵港的前后简单地告诉了他。本来就清靓白净的他兴奋得脸上泛起红光,大声叫好啊!好啊的。接着他问我今天来干什么,我将通知书给他看,他说你直接上电梯按六字出门就可以领取了,因为明远还要继续等朋友,我手里揣着他留给我的电话号码纸头,别过他以后迅速将我的事办完。
明远后来和我保持着联系,每次和他通电话总是得到很多的启发和鼓励,特别是后来明远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课程部从师陈耀南教授学古典中文,士别三日的明远口中念到:君乘车,我戴笠,它日相见对作揖。然后解释给我听道:中国的古人,花得起钱乘车的人和出卖劳力的车夫都是以礼相见,后来相互再在街上碰上面后,大家还互相抱手行礼,这才是中国的真正文明,没有阶级、贫富之见,人人平等互敬;听得我连连点头称是,明远真是令我对他刮目相看。他继续解释道,他不求什么文凭学位,只求一些中国人做人的简单道理云云。我深深地被这位真光同学所打动,这些刚刚只求得得仅仅温饱的人,马上就开始为喂养自己的灵魂而花时间费心机,… 这就是为什么日后我选择了继续学习中文的唯一理由。
70年代的香港正在处于一个脱胎换骨的变革时代,其中影响当时香港局势的有几件特别重大的事件:
●原油禁运:踏入了一九七三年,中东发生原油停止出口事件,香港的存油有限,马上就实施灯火管制用油管制的措施 。1973年10月,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了停止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原油输出。这次原油禁运造成了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国内的原油价格大幅度上升。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产生于阿拉伯与以色列由来已久的历史冲突上。二战后,阿拉伯人眼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了犹太人的乐土,这激怒了他们。他们拒绝承认美国扶持的以色列,并认为唯有以武力夺回自己的土地才是公正的… 。石油危机带来的恶果纷至沓来。全世界都卷入了这场危机中,香港又岂能例外?一到了晚上7点钟以后,原来素有东方夜明珠之称的香港就变成了黑暗的世界。
●李小龙逝世:1973年七月廿号晚上十點後,李小龙先生竟然被發現死於女星丁佩小姐的寓所。忽然倒下了这样的一位东方巨人,一时间香港的市民变得非常非常颓丧。
●香港的股市大跌:由于在1973年香港股票市场继续疯狂暴升,于3月9日高见1774.96,于三个月内再上升1.1倍,政府为冷却股市,曾出动到消防员以消防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即所谓的“消防员到交易所救火”。同时市场出现一些如“鱼翅捞饭”、股民辞工全职炒股、“鲍鱼煲粥”、“用老鼠斑制鱼蛋”、“用大牛(港币500元钞票)点烟”等疯狂现象,而牛奶收购战进入高潮,置地利用股民对股市知识缺乏,宣布一送五红股,当年股民没有“除息”、“除权”的概念,不知送红股实乃数字游戏,争相抢购,加上当年股票过户需时,冻结大量置地股份造成市场假象,曾经由12元,炒至历史新高67元。当置地除权时股价调整至六份之一,再加上市场出现假冒合和实业股票,担心所持股票成为废纸引起市场恐慌。4月4日税务局突然在各大报章刊登“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资本增值税”,人心更加不安。灯火管制后,和记洋行受到股灾波及,由高点44元,下跌至1元多,1975年9月,和记国际召开股东大会,董事局要求股东供股以解除公司的财政危机,但被汇丰银行所代表的股东所否决,而债权人则正循法律途径要求清盘。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董事局被迫接受汇丰银行的建议,由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收购和记国际33.65%控股权,汇丰银行成为和记国际的大股东,由“公司医生”的韦理(W. R. A. Wyllie)入主整顿。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下跌至150.11,跌幅达91.54%,只及1969年时的水平,而1774.96的高位则要待1981年7月17日的1810才略为打破,其后再跌回其下,要待1986年四会合并及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及引入外资经纪行才正式站稳其上。无知贪婪人们被外资杀手们杀得一颈血。青山精神病院一时挤满了缩水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
●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1973年,英籍总警司葛柏在接受贪污调查期间竟轻易地逃离香港,激起民愤,大批市民上街游行抗议。香港廉政公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于1974年2月成立的。它成立之后迅速展开反贪工作,并首先向警队内部的贪污集团开刀。香港特区廉政公署独立于其他政府部门,直接向特区行政长官负责,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它按照香港《廉政公署条例》、《防止贿赂条例》等法规赋予的特定权力展开工作,采取调查、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策略打击贪污。廉政公署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区关系处3个部门。在历代的香港总督中,象麦理浩这般伟大的毕竟不多,适逢其会的我处在这样一个香港急剧转型迈向民主化的时代,幸运的我因而有机会领略到人群迈向文明的潮流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尤其是香港一般市民的精神和心灵的价值观的微妙变化。
●大圈帮的诞生:此时,“大圈帮”开始在香港打响了名堂,渐渐为香港市民所认识。 “大圈仔”正是指那批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老三届)和支青(老三届),也包括一部其他人,主要来自广东省。因为文革后期,这批人大量偷渡到香港,凭着在大陆练就的胆色,企图在香港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
已经领取到临时身份证的我,当天回到调景岭钢铁厂,我同猛忠那天晚上一直谈到深夜,我告诉他我将会离开钢铁厂进入市区半工半读,猛忠却有他自己的一套看法,我们两人谁也说不服谁,几天后猛忠在送我到调景岭码头时握住我的手说:香港地山明水秀,人杰地灵,蛇龙混集,华洋共处,正邪合一。叫我和他保持联系,如果将来有什么麻烦可以找他,如果他不能处理,他的江湖朋友们一定会帮忙云云。猛忠讲得有道理!日后的经历中的确证明了他的见解不但适用,而且非常实用。
原来曾到南沙插队的真光支青洲昌知道我和他同班的同学富财一起到港后,他便时时由北角的明报写字楼来调景岭探望我们,富财的哥哥胡雄一直都将我、猛忠看成是他自己的亲弟弟那样。老朋友四眼洲昌更是特别鼓励我应该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我征得葫芦和左派的他们的同意后便提着简单行李的,搬到了九龙佐顿道的白加士街临时搭铺,很快地我经过市桥朋友李志伟的母亲寻到一份珠宝玉石加工厂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用自动机械将由缅甸、加拿大或者南非的原块宝石璞玉依纹路刨开成件,再由专人鉴定过该石的通透度和色彩然后决定该石可以雕刻成哪一类的作品。后来我征得雇主的同意,可以在工厂留宿,因而得以在就近的翠华英文夜校报名上课,离开培英后整整过了8年,我才得以有机会重新继续我的学业。心里真是感慨万分…。
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我的简介
博客归档
-
▼
2010
(19)
-
▼
九月
(18)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6 “28/10~07/11/09”重发)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7 “09/11~15/11/09”重发)
- 往事追忆我跟锦哥学跳查查之9 山顶明德医院(一)
- 往事追忆我跟锦哥学跳查查 之7 大富豪的圣母
- 往事追忆我跟锦哥学跳查查 之6 卖香口胶的女孩
- 往事追忆我跟锦哥学跳查查 之5 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
- 我跟锦哥学跳查查 之2 真光、培英的校友聚会
- 我跟锦哥学跳查查 之1 临时身份证
- 1 轮回的轨迹正在改变! 180710 某一天, 我在网络文字的行列中, 目光突然: 触及到...
- 博克编辑(不知道算不算情诗)
- 博克编辑(投奔怒海:我跟锦哥学烟老鼠)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12 《重编》澳洲国庆日)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40B;45 传黑白两道; 雪梨的初春; 鹧鸪天;空调冷气)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4“01~16/10/09” )
- 博客编辑(空行母:尋找藏傳佛教中女性之定位)
- 博客编辑(作者:张薇《曙色紫禁城》京剧迎来小“德龄”)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49 破阵子·重回汉唐VS华府放弃对日战争赔款)
- 博克编辑(中文学习园地46 放弃对日战争赔款)
-
▼
九月
(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